这一主基调也促使了煤炭供应维持着紧平衡的局面,也就意味着一单供需两端出现突发事件,煤炭价格的敏感度将大幅提高。
此外,受煤价倒挂影响,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下降,优质市场煤到港数量不足,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煤价保持坚挺。不过据中国天气网消息,未来10天,华北、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多阵雨天气,而南方地区的高温范围明显减小,其中江南部分地区有3~5天的高温天气,最高气温在35~37℃。
下游方面看,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持续处于高温状态,民用电及工业用电支撑,沿海电厂日耗显现旺季特征,尽管水电有一定的冲击作用,但火电负荷仍处于高位。8月份CCI5500动力煤价格最低跌至556元,较最近的高点597元跌幅达41元或6.9%,近日动力煤市场逐渐触底企稳,连续五期企稳运行中。据中国煤炭资源网8月19日产地估价测算三西地区动力煤(CV5500)发运至北方港平仓成本分别为:山西煤580元/吨,蒙煤595元/吨,陕煤584元/吨,8月19日CCI5500指数报556元/吨,成本倒挂分别为24元/吨、39元/吨、28元/吨。汾渭CCI估价显示,截至8月19日,榆林5800大卡煤385元/吨,较上期价格上调3元,和上月同期相比,下调7元;鄂尔多斯5500大卡煤345元,较上期价格持平,较上月同期下调12元;大同5500大卡煤报395元/吨,较上期价格持平,较上月同期下调14元。此外,后期金九银十工业用电处于回升通道,而立秋后的高日耗或将有所消退,整体呈现多空交织局面。
当前旺季后阶段电厂库存高位缓降,多以长协补库为主,但南方地区水电发力尚可,对火电煤耗上行形成制约。中国煤炭资源网消息,北方港低硫煤货源偏紧,期货升水,多数低硫煤均被期货空头期现套保等待交割,剩余可售货源报价偏高,而市场需求一般,终端多以观望为主,询货采购少。截止8月10日,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3565万吨,较7月末下降了600万吨。
8月前12天,全国统调电厂日均耗煤625万吨,同比增加46万吨,增长8%。尽管华东、华南地区用电负荷大幅提高,但受制于水电发力、沿海地区外购电增加,叠加电厂高库存,促使南方大部分电厂并不急于大量拉煤补库存,而是积极消耗自身库存,到达北方港口的拉煤船舶保持低位徘徊。山西地区价格稳中有涨,车等煤现象较多,区域内调运积极。目前,铁路多装快运,正在全力追赶生产进度。
进入八月份,煤炭市场再现旺季不旺景象。利好和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,促使煤价纹丝不动。
产地方面,随着陕西露天煤矿整治停产,大矿小矿集体提涨,矿区车辆排队现象比较普遍,内蒙地区煤管票依然严控,供应偏紧,部分小矿面临票额不足停产情况,价格整体上调。沿海煤炭运输有条不紊,而在降雨量增加、耗能企业错峰生产的情况下,电厂日耗表现平平,叠加部分进口煤到货,造成南方地区煤炭需求不旺港口方面来看,港口多以观望为主,询货采购较少,港口报价多指数下浮,本周大秦线脱轨事故对港口影响有限。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管票管控仍然紧张,多数煤矿站台及长途拉运稳定,煤矿库存压力不高;晋北地区煤价整体平稳,少数矿煤价小幅上涨5元/吨左右。
焦炭市场本周焦炭第一轮提涨终于落地,焦钢双方开工均处于高位,钢材价格有所上涨,在此情况下,相持的博弈状态开始松动,钢企接受第一轮涨价。考虑到进口煤限制政策的延续及淡季补库的开启,预计后期港口煤价仍有一定上涨空间。本周钢企由于个别地区环保限产开工小幅下降,而焦企在一轮提涨后开工积极性较高,产能利用率继续小幅上涨,销售积极,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周库存环比有所增加,叠加下游钢材市场一提价就卖不动的状况,因此焦炭价格想再次提涨难度较大,预计短期内焦炭市场以稳为主。从下游需求来看,南方地区用电负荷持续走高,但受水电发力及省外送电增加影响,叠加电厂仍处于库存消耗阶段,自身补库积极性并不高。
动力煤市场本周主产地煤价呈现出稳中偏强走势。受陕西明盘整治影响,多矿煤价纷纷提涨,个别矿竞价涨幅达30元/吨。
目前随着下游焦炭第一轮提涨的落地,下游生产积极性高涨,拉动了炼焦煤需求,目前矿厂积极出货,心态较前期有所好转,但国内高产量之下,炼焦煤供给依旧偏为宽松,且产地、中转地港口的高库存依然压制着炼焦煤市场价格,短期依旧偏弱。根据丰矿动力煤指导价格显示,截至目前港口5500大卡主流报价多集中在557元/吨左右;港口5000大卡主流报价多集中在501元/吨左右。
监测区域和品种中,柳林地区低、中、高硫主焦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回调,长治、安泽地区低硫品种个别矿厂生产不正常,价格持稳,其余品种价格不同程度回调后基本稳定。炼焦煤市场本周炼焦煤市场偏弱运行。截至21号,山西临汾一级冶金焦价格1850元/吨;河北唐山准一级冶金焦1910元/吨;日照港准一级冶金焦1920元/吨考虑到进口煤限制政策的延续及淡季补库的开启,预计后期港口煤价仍有一定上涨空间。截至21号,山西临汾一级冶金焦价格1850元/吨;河北唐山准一级冶金焦1910元/吨;日照港准一级冶金焦1920元/吨。根据丰矿动力煤指导价格显示,截至目前港口5500大卡主流报价多集中在557元/吨左右;港口5000大卡主流报价多集中在501元/吨左右。
港口方面来看,港口多以观望为主,询货采购较少,港口报价多指数下浮,本周大秦线脱轨事故对港口影响有限。焦炭市场本周焦炭第一轮提涨终于落地,焦钢双方开工均处于高位,钢材价格有所上涨,在此情况下,相持的博弈状态开始松动,钢企接受第一轮涨价。
目前随着下游焦炭第一轮提涨的落地,下游生产积极性高涨,拉动了炼焦煤需求,目前矿厂积极出货,心态较前期有所好转,但国内高产量之下,炼焦煤供给依旧偏为宽松,且产地、中转地港口的高库存依然压制着炼焦煤市场价格,短期依旧偏弱。监测区域和品种中,柳林地区低、中、高硫主焦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回调,长治、安泽地区低硫品种个别矿厂生产不正常,价格持稳,其余品种价格不同程度回调后基本稳定。
受陕西明盘整治影响,多矿煤价纷纷提涨,个别矿竞价涨幅达30元/吨。本周钢企由于个别地区环保限产开工小幅下降,而焦企在一轮提涨后开工积极性较高,产能利用率继续小幅上涨,销售积极,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周库存环比有所增加,叠加下游钢材市场一提价就卖不动的状况,因此焦炭价格想再次提涨难度较大,预计短期内焦炭市场以稳为主。
从下游需求来看,南方地区用电负荷持续走高,但受水电发力及省外送电增加影响,叠加电厂仍处于库存消耗阶段,自身补库积极性并不高。动力煤市场本周主产地煤价呈现出稳中偏强走势。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管票管控仍然紧张,多数煤矿站台及长途拉运稳定,煤矿库存压力不高;晋北地区煤价整体平稳,少数矿煤价小幅上涨5元/吨左右。炼焦煤市场本周炼焦煤市场偏弱运行
随着煤炭供应和需求同步提高,沿海煤炭市场供需双高将再现,我国环渤海港口和运煤铁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煤炭发运量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。加之冬储煤拉运,南方煤炭总需求将好于1-8月份。
后五个月,南方电厂额度紧张,东北、华东、华南的进口煤通关已经从严,进口煤普遍受限,异地报关及配额的限制作用显现。六、七月份,我国主要运煤铁路和港口全力发力,加快发运和装卸效率,煤炭发运量同比转正。
回顾今年1-4月份,受疫情影响,工业企业等各行业复产复工缓慢,沿海煤炭市场呈现供需两弱走势;此外,进口煤大幅进入国内市场,促使供大于求压力加大,煤价大幅下跌,港口吞吐量锐减。市场对后期强化煤炭进口管理的预期逐渐增强,对国内煤炭市场的积极影响也有所提高。
上游先进产能加快释放,进港煤车明显增多,港口库存回升,为环渤海港口加快煤炭运输奠定坚实基础,八月上中旬,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继续保持正增长。随着复工复产复业的全面推进,经济社会逐步趋于正常,主要经济指标将延续回升改善、持续向好势头。八月份,正值迎峰度夏关键时期,尽管水电发力,水泥等耗能企业错峰生产,但火电负荷依然不低,电厂耗煤保持中位偏高水平,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有条不紊。国内情绪的好转,与下游终端的快速赶工,带动了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,北方煤港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。
上游方面,煤价保持合理位置,贸易商发运积极性提高;加之大型煤企积极兑现长协,煤炭运输转为正常。大秦线秋季集中检修到来之前,终端用户展开阶段性补库,截止目前,我国环渤海港口下锚船数量升至118艘,较一周前增加了55艘,后续预报船舶继续保持增加态势。
经济方面宏观预期向好,市场基本面继续强势回归,内贸煤炭需求明显向好。我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,后四个月,工业和经济增长速度将恢复到应有的水平,工业用电负荷继续向好发展。
由于进口煤大量涌入国内市场,1-7月份,我国进口煤突破2亿大吨,煤炭进口总量明显超出预想。进入五月份,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,加之部分区域进口煤炭配额已经或将用尽,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开始增加内贸动力煤的采购。